根據教育部和山東省教育廳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和《山東省高等學校2020年春季開學條件核驗細則》等要求,為保證課程線上教學效果和線上教學與返校開學后課堂授課的有效銜接,現就做好線上教學課程學業(yè)檢測工作制定本辦法。
一、學業(yè)檢測目的
線上教學課程學業(yè)檢測是對教師線上教學情況和學生學習效果進行的整體考核,通過考核確定線上教學是否達到課程預期教學目標,并以考核結果為依據,合理確定補課學時、科學調整補課內容,確保做好線上教學與課堂授課有效銜接工作。
線上教學課程學業(yè)檢測工作須在學生正式返校前2周完成,以便安排補課等工作。
二、學業(yè)檢測等級
根據教學效果是否達到課程預期教學目標,分為三個等級:良好、合格和基本合格。
考核等級為良好的課程,待正式開學后,根據課程性質和授課內容,若已完成全部教學計劃,仍須結合學業(yè)檢測等情況安排4-8學時的知識梳理、總結課堂教學;若只完成部分教學計劃,須結合學業(yè)檢測等情況對已完成授課內容安排合理學時的課堂教學進行總結。
考核等級為合格的課程,若已完成全部教學計劃,須結合學業(yè)檢測等情況至少安排課程計劃學時的1/4進行補課和知識梳理總結;若只完成部分教學計劃,須結合學業(yè)檢測等情況至少安排已完成課程學時的1/4進行補課。
考核等級為基本合格的課程,若已完成全部教學計劃,須結合學業(yè)檢測等情況至少安排課程計劃學時的1/3進行補課和知識梳理總結;若只完成部分教學計劃,須結合學業(yè)檢測等情況至少安排已完成課程學時的1/3進行補課。
三、學業(yè)檢測分類
為了加強考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根據線上教學開展模式和方式的不同,對開展線上教學課程的學業(yè)檢測作如下分類:
第一類課程:利用各網絡教學平臺開展MOOC/SPOC教學的課程,包括利用平臺已上線課程資源或自建課程資源的課程。如利用超星泛雅、智慧樹、中國大學MOOC等網絡教學平臺,有完整的課程資源(包括視頻、課件、參考資料、作業(yè)、測試等內容)、教學過程數據等,能全面掌控學生的學習情況的課程。
對于此類課程,授課教師向院系提供平臺教學相關數據資料,填寫《山東科技大學線上教學課程學業(yè)檢測考核表》和《XX課程學期授課計劃表》,由系/教研室初審、學院(系)復審,確定課程考核等級和須補課學時。
第二類課程:利用相關教學軟件、直播平臺或社交軟件開展直播授課、錄播授課或互動式自主學習的課程。如利用釘釘、微信群、QQ群、雨課堂、嗶哩嗶哩、騰訊課堂等平臺進行授課或輔導學生線上學習的課程。
對于此類課程,授課教師須向院系提供過程性教學數據證明(如學生簽到截圖、互動討論截圖、線上答疑截圖、推送資料截圖等)和學生學業(yè)檢測情況證明,填寫《山東科技大學線上教學課程學業(yè)測驗考核表》和《XX課程學期授課計劃表》,由系/教研室初審、學院(系)復審,確定課程考核等級和須補課學時。
四、其他
1.對于以下兩類課程,須安排課程全部學時進行補課:(1)僅通過QQ群、微信群等將相關資料發(fā)送給學生預習、自學,并未實質開展線上教學的課程;(2)因授課教師原因或課程性質影響,未開展線上教學的課程。
2.各教學單位對本單位開出的線上教學課程,在正式開學前2周,完成學生評價工作。學生評價以抽測方式進行,每個教學班10名左右學生參與為宜。
3.學生到課率未達到100%的課程,任課教師提交考核表時,需同時提交未到課學生名單、未到課原因及補課方案,由系/教研室初審,學院(系)復審,教務處審批。
4.對于線上教學課程,在課程最終成績評定時,要適當提高平時成績所占比重,尤其是使用網絡教學平臺完成授課、學生學習過程數據(包括簽到、在線互動、在線測驗、在線作業(yè)等)完整保留的課程,平時成績可以提高到50%。
5.學校加強線上教學過程監(jiān)控和管理工作,組織專人對線上教學情況進行督查和反饋。
6.本預案適用于本科生、研究生和國際學生的學業(yè)檢測工作。
7.各教學單位可根據以上相關要求,結合單位實際,對相關內容進行細化,制定本單位線上教學課程學業(yè)檢測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