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文革”的破壞,山東煤礦學院的發(fā)展受到嚴重阻礙,很多學科支離破碎,辦學地點、基礎建設得不到保障,學校的招生、教學等工作無法及時、有效地展開。而為響應黨中央“開發(fā)礦業(yè)”“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的指示,山東省急需一所以培養(yǎng)“大礦業(yè)”人才為目標的高等教育院校。鑒于山東煤礦學院因種種原因無法遷回濟南,此時幾近空置的泰安煤礦學校便成為學校遷址的理想選擇。因此,山東省革命委員會決定撤銷山東煤礦學院與泰安煤礦學校,在山東煤礦學院的基礎上組建山東礦業(yè)學院。山東礦業(yè)學院的成立,既適應了國家戰(zhàn)略的需要,也為山東高等教育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新的局面。
一、山東礦業(yè)學院的組建與成立
(一)山東礦業(yè)學院的組建
1.山東煤礦學院的基本情況
“文革”時期的山東煤礦學院,雖然遭受了嚴重劫難,但依舊是一所部屬高等院校。校園沒有了,但師資隊伍還在,專業(yè)體系和辦學體制還在,采煤、礦山機電、礦井建設、礦井地質等專業(yè),依舊保有招生資格,擁有在校學生。山東礦業(yè)學院直接延續(xù)了山東煤礦學院的教學體系、辦學模式,后者的部分黨政機關、系(所)負責人等也是山東礦業(yè)學院的中堅力量。山東煤礦學院的撤銷,并不意味著學校辦學歷史的終結,而是學校在涅槃中獲得了延續(xù)和新生。
2.泰安煤礦學校的辦學歷史與簡況
(1)起步于山東淄博礦區(qū)工人學校。山東淄博礦區(qū)工人學校創(chuàng)建于1951年春,分為總校與分校兩處??傂TO在淄博八陡,分校設在周村南韓家窩。學員全部來自淄博各煤礦,大部分是產業(yè)工人,還有部分職員及勤雜人員。辦學初期,學校共招收學員1478名。1951年9月,南韓家窩分校遷往八陡與總校合并。
(2)成立山東煤礦工人速成中學。1952年8月,山東礦務局決定在山東淄博礦區(qū)工人學校的基礎上,將賈汪煤炭工人學校的一部分并入,成立山東煤礦工人速成中學。速成中學主要招收具有初小畢業(yè)程度的、有培養(yǎng)前途的煤礦工人及干部,施以中等文化科學知識教育,為煤礦工業(yè)建設培養(yǎng)高級技術人才打下基礎。
學校成立后,一方面接收錄取新生,另一方面開始籌建新校園。經在濟南、新汶等多地考察,學校最終選址于泰山腳下。新校園自9月15日開始動工,至12月下旬基本完成,總面積116800平方米。其中,辦公室、教室、禮堂、學生宿舍、教職工宿舍、伙房、理化實驗室等各類房屋面積11543平方米。12月下旬,學校全部從淄博遷到泰安。
1953年1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yè)部煤礦管理總局正式任命孫伯清為山東煤礦工人速成中學校長。
(3)更名為華東煤礦工人速成中學。1953年3月,學校更名為“華東煤礦工人速成中學”,招生范圍擴展到整個華東、中南、西南地區(qū)的各煤礦產業(yè)工人及部分局礦科長級以上的黨、政、工、團干部。更名后,學校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于1954—1955年建成面積4000余平方米的教學大樓。
(4)改為泰安煤礦工人學校。1955年5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召開全國文化教育工作會議,決定從1955年秋季起停止工農速成中學招生。10月,煤礦管理總局與中國煤礦工會聯(lián)合指示,將學校改為“泰安煤礦工人學?!?,校長為單德元。學校的宗旨是招收優(yōu)秀的煤礦工人和干部,積極提高其科學文化水平,以適應煤礦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學校的性質仍為速成中學,課程以理科為主并適當學習語文、史地、體育等科目。學生培訓任務分為兩類:一是經過初、高中課程的學習,畢業(yè)后升入礦業(yè)學院繼續(xù)深造;二是初中或高中畢業(yè)后,轉入煤炭部干校、濟南管理局干校繼續(xù)學習技術管理和行政管理,培養(yǎng)基層干部。學制改為初中二年,高中三年。若入學條件不夠高小程度,學生來校后須在文化班學習一年或二年,待達到高小畢業(yè)程度,再升入中學班學習。
1956年,學校開辦師資專修班,為煤炭工業(yè)部培訓理化師資。專修班先后開辦了兩個班,共招收學員47名。一班學員23名,為1956年5月由上海招收的高中程度的失學青年,學制一年半,于1957年暑假畢業(yè)。二班學員24名,一部分是各礦抽調的職業(yè)學校教師,一部分是由煤炭工業(yè)部以及西安、重慶煤炭管理局招收的高中畢業(yè)失學的學生,學制一年,于1956年12月開課,1957年寒假畢業(yè)。專修班根據學以致用的原則,培養(yǎng)能勝任初中理化教學任務的教師。
1957年4月,煤炭工業(yè)部決定將泰安煤礦工人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改為以培養(yǎng)基層干部和技術工人為主,適當招收局礦處長級干部,提高其文化水平。學校的任務主要是辦好初中,保持少量高中班。
截至1958年,學校為祖國煤礦建設事業(yè)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工人和干部。其中有580名升入北京礦業(yè)學院、合肥工業(yè)大學、北京煤炭工業(yè)學院、淮南礦業(yè)學院、山東煤炭工業(yè)??茖W校、山東大學和山東工學院等高等院校繼續(xù)深造;有980名分配到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江西、四川、湖南、陜西、河南、河北、山西、貴州等15個省、自治區(qū),積極投身于祖國的煤礦建設事業(yè)。這些學員經過學校的培養(yǎng)和各項政治運動的鍛煉,在政治思想覺悟和文化知識方面,基本上達到了國家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在工作崗位上發(fā)揮了骨干作用,成為煤炭工業(yè)戰(zhàn)線的新生力量。
(5)改為山東省泰安煤礦學校。1958年7月,為適應煤炭工業(yè)建設發(fā)展的需要,遵照山東省煤炭工業(yè)管理局指示,“泰安煤礦工人學?!备臑椤吧綎|省泰安煤礦學?!?,實施專業(yè)教學。學校的任務是培養(yǎng)具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掌握煤礦中等專業(yè)知識的、志愿為祖國煤炭事業(yè)服務的又紅又專的中等專業(yè)人才。學制三年,招生對象為初中畢業(yè)生。學生在學習期間享受人民助學金,畢業(yè)后由國家統(tǒng)一分配工作。
學校在行政上隸屬山東省煤炭工業(yè)管理局,在教學業(yè)務上由山東省高等教育局領導,黨的工作由中共泰山市委員會領導。學校行政機構設校長辦公室、教導處、總務處及衛(wèi)生所。黨團組織設黨總支委員會。煤礦產業(yè)工會基層委員會、團委,在黨的統(tǒng)一領導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輔助教學工作。學校設有煤層地下開采、礦山機電、礦井建筑、礦山測量及礦井地質、礦山企業(yè)經濟組織與計劃5個專業(yè),1959年還開設了工業(yè)分析專業(yè)。
改為中等專業(yè)學校后,為擴大校園、增添教室、建設實習工廠等,學校于1958年秋季征用當時泰安人民公社的土地213畝。此時全校有職工155人(其中,教師61人,職員51人,工人及炊事員、服務員43人),學員951人。1958年,學校面向山東全省招生。從1959年起,學校輪流在山東各個地區(qū)招生。學生分別來自3個地區(qū),共700名:濟南市200名,昌濰地區(qū)250名,聊城地區(qū)250名。1961年共招生220名:泰安地區(qū)100名,淄博市70名,臨沂地區(qū)50名。至此,在校學生已達2000人。
1963年,為適應學校性質和發(fā)展規(guī)模的要求,加強對教學工作的領導,經校務委員會研究并報黨委批準,學校調整了機構設置,將處室改為科室。行政機構設辦公室、人事保衛(wèi)科、教務科、總務科、采煤科、機電科、經濟計劃科、衛(wèi)生所、實習廠。黨團組織設黨委會、工會、團委會。編制定員150人,其中教員62人、職員54人、勤雜工34人。
(6)江蘇煤礦??茖W校的部分并入。1964年5月下旬,煤炭工業(yè)部和華東煤炭工業(yè)公司決定撤銷江蘇煤礦??茖W校,將其中一部分并入泰安煤礦學校。隨著隸屬關系的改變,學校改稱“華東煤炭工業(yè)公司泰安煤礦學?!?。到8月15日,并校工作基本完成,共有116名學生、43名教職員轉入泰安煤礦學校。大宗設備、物資也一同并入:教學設備等價值503403.72元;圖書資料40640冊,價值52722.82元,成為泰安煤礦學校圖書館的主體館藏;實驗室物資146件,價值4540元;一般家具及工具材料91項,價值39747.64元;實驗設備及用品4項4件,價值9683元;預算外資金37456.45元。江蘇煤礦專科學校的部分并入,不僅使泰安煤礦學校增添了教育資源,而且豐富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大大增強了學校的辦學實力。學校招生范圍也擴大到了整個華東地區(qū),學制改為四年。
到1965年,泰安煤礦學校已成為一所具有一定實力的中等專業(yè)學校。學校校址在泰山南麓王母池前,經多年整修綠化,環(huán)境優(yōu)美,校園寬敞、幽靜。學校建有教學樓、實習工廠、實驗室、餐廳、禮堂等,教職工、學生在生活上比較方便,利于開展各種文體活動與教研活動。
(7)“文革”初期的泰安煤礦學校。由于華東煤炭工業(yè)公司改為華東煤炭工業(yè)管理局,泰安煤礦學校的全稱也由“華東煤炭工業(yè)公司泰安煤礦學?!弊?yōu)椤叭A東煤炭工業(yè)管理局泰安煤礦學?!?。
“文革”開始后,泰安煤礦學校與其他學校一樣陷入內亂,遭受了嚴重的挫折和損失。1966年8月,學校停止招生。1967年雖恢復招生,但由于各地區(qū)進行“文革”,招生計劃很難完成,學校幾近空置。
1968年2月27日,泰安煤礦學校革命委員會成立,共由17人組成。6月6日,經華東煤炭工業(yè)管理局革命委員會與學校革命委員會研究決定,泰安煤礦學校革命委員會隸屬山東省革命委員會。1970年3月5日,經中共泰安地區(qū)革命委員會核心領導小組批準,建立中共華東煤炭工業(yè)管理局泰安煤礦學校革命委員會核心領導小組,由闞昭東、王顯、王鶴令、孫善計4人組成,闞昭東任組長,王顯任副組長。
1971年10月31日,山東省革命委員會作出決定:“撤銷泰安煤礦學校和山東煤礦學院,以山東煤礦學院為基礎,組建山東礦業(yè)學院。”
(二)山東礦業(yè)學院的成立
1971年11月13日,山東礦業(yè)學院成立大會在泰安召開,校址為原泰安煤礦學校所在地。山東省革命委員會煤炭工業(yè)局副局長李清河等在成立大會上作了講話。大會根據省革委的指示精神,并經省革委政治部負責人同意,決定由齊印生、李向平、呂德甫、陳世斌、曹方強、張明、劉奎錫、武金川、李華鹿等9人組成山東礦業(yè)學院臨時領導班子,齊印生和李向平為負責人。臨時領導班子實行一元化領導,統(tǒng)一負責山東礦業(yè)學院的全面工作。12月10日,山東礦業(yè)學院召開全院政治工作會議,安排和部署后續(xù)工作。
山東礦業(yè)學院成立后,隨即開始組建正式領導班子。1972年1月16日,學校召開教育工作大會,呂德甫在會上作了總結報告。半月后,再次召開全院工作會議,對學校之后的建設作總體工作部署。4月13日,經中共山東省委批準,山東礦業(yè)學院革委會正式成立。齊印生任中共山東礦業(yè)學院革委會核心小組組長,李向平、呂德甫任副組長,劉春盛、武金川、張明、劉奎錫、王鶴令為小組成員。革委會共31人。其中,軍工宣隊代表5名,占16.1%;干部代表16名,占51.6%;群眾代表10名,占32.3%。齊印生、李向平、呂德甫、晁涌光、劉春盛、劉奎錫、王鶴令、焦廷杰、付春光、孫秀珍等10人任常委,李向平任革命委員會主任,齊印生、呂德甫、晁涌光任副主任。山東礦業(yè)學院第一屆領導班子的成立,為學校的管理與平穩(wěn)運行提供了保障。
12月21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山東礦業(yè)學院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泰安校本部召開。大會遵照毛澤東主席批示的《中共中央關于召開地方各級黨代表大會的通知》精神和省委指示,通過了齊印生代表中共山東礦業(yè)學院革委會核心小組作的工作報告《沿著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奮勇前進》,通過了中共山東礦業(yè)學院第一次代表大會決議《關于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決議》,選舉產生了中國共產黨山東礦業(yè)學院第一屆委員會。其中,李向平、齊印生、呂德甫、晁涌光、劉辛人、郭長智、王紹武、武金川、劉奎錫、李潤生、王鶴令、孫秀珍等12人為常委,李向平為院黨委書記,齊印生、呂德甫為院黨委副書記。
1973年3月,經學院黨委研究,報請山東省革委政治部同意,共青團山東礦業(yè)學院第一次代表會議于28日至31日召開。大會選舉產生共青團山東礦業(yè)學院第一屆委員會。經第一次全體委員會選舉并經院黨委批準,產生共青團山東礦業(yè)學院第一屆委員會常委,孫秀珍為書記。此后數月,學校先后成立了計劃生育委員會、體育運動委員會、愛國衛(wèi)生運動委員會。這些組織的成立,使得山東礦業(yè)學院的管理機制趨于完善和健全。
1974年7月至10月,山東礦業(yè)學院領導班子進行了一次小范圍的調整:笑散任山東礦業(yè)學院革委會副主任,張學墨任山東礦業(yè)學院黨委副書記。
1975年7月15日,山東礦業(yè)學院再次做了人事調整:王紹武任中共山東礦業(yè)學院委員會書記,李潤生、呂德甫任副書記。
二、分散辦學帶來的困難與問題
(一)分散辦學對學校管理的不利影響
根據省教育組指示,山東礦業(yè)學院分散在五地辦學。此時的辦學格局是:濟南設留守處,采煤大隊(系)設在肥城,地礦大隊(系)設在兗州,金屬礦采選大隊(系)擬遷往萊蕪(該系由于萊蕪校舍未竣工暫時設在兗州,1974年遷至泰安,1979年該系的金屬礦采礦、選礦兩個專業(yè)的學生和部分專業(yè)教師并入山東冶金學院),校機關和機電大隊(系)設在泰安。分散的機構設置不僅造成了資源和人員配置的困難,也給學校的組織管理帶來極大不便。
一是在辦學資源等配套設施上,學校不能統(tǒng)一管理、調配,造成資源浪費。一些需要集中才能發(fā)揮最大作用的設施(如圖書館、實驗室等)散落各處,學校難以根據科研的總體規(guī)劃對這些辦學資源進行集中配置。除此之外,還存在校區(qū)資源分配嚴重不均衡的問題。比如圖書,濟南校區(qū)存有大量圖書,但是學生很少,利用率不高;而在肥城的采煤系有240名學生、102名教師,卻只有十幾平方米的閱覽室、10000冊左右的圖書,教學、科研用書緊缺。
二是校區(qū)分散導致學校難以統(tǒng)一規(guī)劃管理整體布局,造成大量設施的重復建設,校區(qū)資源的利用率低。比如實驗室,如果校區(qū)集中,學校可以統(tǒng)一規(guī)劃,滿足不同專業(yè)師生的需要。但是分散辦學使得不少實驗室與所在校區(qū)的學科產生了錯置,實驗室與專業(yè)不匹配的狀態(tài)普遍存在,導致利用率低。如果將每個校區(qū)都建上實驗室,卻又因投資太大、地皮緊張等而無法實現(xiàn)。其他配套設施也存在這種情況。如采煤系在肥城辦學,當時校區(qū)按390名學生規(guī)劃,新建房屋3234平方米,基地在32工程處,占地50畝。金屬礦采選系在萊蕪辦學,校區(qū)按270名學生規(guī)劃,新建房屋4028平方米。濟南校區(qū),即原山東煤礦學院部分舊址,不僅有一個采煤系及全部實驗室,還有一個印刷廠及250多戶家屬。此外,各系除了要建教室、宿舍、圖書館、辦公室外,還都要建一套傳達室、浴室、托兒所、招待所、食堂、運動場等相關配套服務設施,重復建設現(xiàn)象嚴重。
三是在行政管理上,分地設系后,每個校區(qū)都要配備相應的管理班子,管理層級復雜,機構臃腫,效率低下,總校區(qū)也很難發(fā)揮總攬全局的作用。異地設系造成全校性的會議根本無法召開,上級的文件不能及時傳達,經常性的工作交流難以組織。學校進行一次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著作的輔導,都要跑幾個縣、講好幾遍。開一個系黨總支書記、系主任會議或是各業(yè)務部門的人員會議,都要用長途電話事先通知,然后再坐火車、汽車到泰安校本部,一天的會議要花三天的時間,即使召開學生干部會議也是如此,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分散辦學導致全院的水電費、差旅費、辦公費等呈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增加。
(二)分散辦學對教學秩序與師生生活的不利影響
除了不利于學校的辦學資源、行政管理的統(tǒng)一外,分地設系同樣給教學活動的組織帶來了很多困難。
一是教師無法聚集形成團隊優(yōu)勢,教學質量急速下降。因為學校的重組和不同校區(qū)的分化,原來統(tǒng)一的教研室都被拆散了,各專業(yè)教師被三三兩兩分到各系,“分兵把口”,使得有些教師疲于奔波,教學質量難以提高。教學設備的短缺使教學研究難以開展,教師專長不能發(fā)揮。教學基礎設施的不完善,教材編寫計劃難以實現(xiàn),教研室的集體教學研究作用無法發(fā)揮。例如3個系的課程中有10門課都各只有1名教師。這僅有的1名教師既要編教材,又要刻講義;既要上課,又要輔導。教師精力不濟,難以完成教學任務,更無法與其他教師開展教研活動。
二是學校整體教育資源分散,教學效果不佳。分散教學使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分散于各地,不僅讓學生們感受不到多專業(yè)、多學科校園文化的培育、熏陶,也導致大學的教育功能受到極大的制約。學校原有不少圖書及各類資料,在搬遷中損失5萬余冊,其中包含大量珍貴圖書、資料,造成學校圖書資料緊張。此外,圖書資源的分散也導致師生利用困難。一個圖書館分成5處,大部分科技資料只有一兩份,各系都需要,師生就要在各地間來回奔走,既浪費時間又影響教學。由于沒有實驗室,各系只能輪流到濟南做實驗,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據統(tǒng)計,1972年7月至12月,各系到濟南做實驗達到1744人次,教學效果受到極大影響。
三是影響了招生工作與師生生活。分散設系的幾個校區(qū),場地都比較小,房屋奇缺,甚至有幾個教學點都不具備辦學條件。這不僅使招生數量受到了限制,而且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很大困難。當時有8個班只有5個破爛不堪的教室,大倉庫充當宿舍,四面透風,還經常有老鼠出現(xiàn)。冬天室內和室外溫度差不多,很多同學的腳和手都凍傷了。體育活動場地緊張,缺少體育器材。
分散辦學同樣給教師們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困擾。由于搬遷倉促和學校分散,不少雙職工雖然同在學校工作,但因不在同一個系而相距幾十里甚至幾百里。例如肥城采煤系,全系教職工102人,由于搬遷造成夫妻分居者達50人之多。機電系的55名教師中,夫妻分居的達36人,占到了65%。不少教職工子女升學、就業(yè)都存在一些問題,家中有患病的也無法照顧。濟南有215戶家屬,因泰安地皮緊張,也一直無法從濟南搬遷過來。這些問題較長時間得不到解決,造成了不少教職工思想難以安定,情緒難以平穩(wěn),工作難以開展。
校舍的分散也造成各校區(qū)周圍環(huán)境的混亂。比如,因采煤系在肥城32工程處建校的土地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自從在這里建教學樓和學生宿舍樓后,糾紛不斷發(fā)生,甚至嚴重威脅到了教職工及其子女的人身安全。采煤系一位教師曾被打傷入院,使得人心惶惶,教學秩序受到嚴重干擾。
鑒于分散辦學、異地設系的種種問題和困難,經學校多方努力,1973年,山東省革命委員會決定,山東礦業(yè)學院不再采用異地分散辦學模式,統(tǒng)一在泰安集中建校和辦學。兗州、肥城教學基地于1974年2月首先撤銷,萊蕪教學基地一直未啟用,于1977年5月撤銷。
三、泰安校區(qū)的改造擴建與濟南校產的損失
(一)濟南校區(qū)(留守處)基礎設施被占用與學校挽回損失的努力
在山東煤礦學院搬離濟南后,作為當時山東煤礦學院上級主管機關的山東省煤炭工業(yè)管理局首先占據了學校的大部分校舍。1970年夏,在學校尚未搬遷時,山東省革命委員會生產指揮部煤炭組就來到山東煤礦學院,面見駐校的軍隊代表,并以上級領導機關的名義,要求“借”用4000多平方米的圖書大樓作為煤炭組辦公室。當時圖書大樓一部分為圖書資料室,一部分為實驗室,都是師生工作學習的重要場所。但迫于壓力,學校不得不騰出該樓的三、四層。這樣原來在山東省人民委員會大院的煤炭組首先進駐校園。1970年秋,已改為省煤炭工業(yè)管理局的煤炭組整體搬遷進校,又令學校騰出另一座4000多平方米的辦公大樓,還占用了數百個學生宿舍的床鋪和各類家具。之后又把設計大隊從基層調過來,占用了整座圖書大樓,接著又占據了新建的學生宿舍樓、南院家屬樓、運動場、托兒所、澡堂及實習廠等,并在南院建起了高2.5米的圍墻。
1972年6月,山東省煤炭工業(yè)管理局與學校擬訂協(xié)議,將原山東煤礦學院在濟南南院區(qū)(包括小學)家屬宿舍河溝以南區(qū)域及以北的托兒所、職工浴室、實習工廠區(qū)、工人新村家屬宿舍,部分設備、家具、器具,樹木及有關工程設施等交給省煤炭工業(yè)管理局。
1973年后,學校改為在泰安集中辦學,但由于泰安校本部校舍緊缺,只能勉強容納院部、機電系、地礦系、采選系和中專部,故采煤系只得暫駐濟南,在肥城的學員搬到濟南(1974年9月25日,新入學的60名采煤系的學生就直接到濟南留守處報到)。同年11月20日,省煤炭工業(yè)管理局煤機廠向濟南校區(qū)實驗室管理人員要房子。11月26日,在未得到答復的情況下,煤機廠工作人員竟然把濟南校區(qū)水泵實驗室的設備零件全部搬到了門外露天存放,造成設備上的銅件全部丟失。此后,煤機廠又強行占去濟南校區(qū)的另外兩個實驗室。
南院被占,北院也沒能幸免。1970年學校搬遷后,華東石油管道指揮部借用了北院一部分校舍。1972年,省革委將山東省財貿干部學校安排進來,占用了北院房屋20214平方米,土地117畝。此后,省革委行政管理局更是以文件的形式,要求學校將濟南校區(qū)北院的全部房屋院落移交給山東省財貿干部學校使用。這使得濟南校區(qū)可利用的土地愈發(fā)稀少,而原山東煤礦學院機電系的水泵結構實驗室、流機實驗室、采機實驗室,因地皮問題一直無法搬遷,只能繼續(xù)留在濟南。且由于泰安沒有住房,有相當一部分教師仍然居住在濟南,有課再去泰安。學生們也因學校空間不足,缺少活動的場地。
1976年11月19日,鑒于山東省財貿干部學校占用了屬于山東礦業(yè)學院濟南校區(qū)的土地,兩校決定就原山東煤礦學院北院全部房屋院落歸屬、占用問題交換協(xié)定。根據1976年6月山東省革命委員會的安排,山東省銀行學校的用房由山東省財辦統(tǒng)一規(guī)劃在山東省財貿干部學校院內(即北院內)。1976年11月19日,在省行政管理局的主持下,山東礦業(yè)學院與山東省財貿干部學校簽訂《關于原山東煤礦學院北院全部房屋院落交接協(xié)定》,規(guī)定山東礦業(yè)學院移交給山東省財貿干部學校的原山東煤礦學院北院的全部房屋院落,包括院內所有房屋,室內外水電暖等附屬設備及所有樹木等全部不動產,均由山東省財貿干部學校統(tǒng)一管理;山東礦業(yè)學院暫住的全部房屋及設備,移交給山東省財貿干部學校,并明確東樓、禮堂、教室、食堂、辦公樓等主要建筑的移交時間。
協(xié)定簽訂后,最大受益方顯然是山東省財貿干部學校,而原本屬于山東礦業(yè)學院濟南校區(qū)的土地依舊沒有收回,濟南校區(qū)北院大部分土地被多個單位強行分割掉了。
(二)泰安校區(qū)基礎設施的建設與辦學條件的改善
原泰安煤礦學校曾有土地380畝,但是1962年被中共泰安地區(qū)委員會借去7畝建印刷廠,1965年被煤礦工人療養(yǎng)院占去85畝,1967年又被有關單位占去51畝。土地連番被挪用,使學校的建設用地大為減少,嚴重影響了校區(qū)的擴建工作。
山東煤礦學院搬來時,原泰安煤礦學校的土地已不足200畝。山東礦業(yè)學院組建后,專業(yè)數量增加一倍,教職工人數和招生數量也迅速增加,但校園面積只有原來的39%,導致許多急需的實驗室無法建設,直接影響到了教學質量。
1971年11月,學校因極缺土地,經省革委政治部和省煤炭工業(yè)管理局批準,扒掉兩排共64間平房,建起了一棟兩層的教學樓,面積為1617平方米。后來,學校再次向上級報告,獲批將梳洗河的一段覆蓋,下面為涵洞,上面建學生操場。同時,學校的3號教學樓終于竣工。以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校土地緊張的狀況,但土地匱乏與學校建設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并未根本解決,只能通過拆平房建樓房的方式來緩解。此后,學校還陸續(xù)規(guī)劃建設了水塔,購買了西面北頭土地7.74畝,并建了圍墻。
1972年,黨中央發(fā)布第28號文件。文件指出,各部隊、黨政機關在“文革”期間占用的學校房舍和物資,要堅決迅速地退還。根據中央文件精神,山東省革委隨后也下發(fā)了相應文件,指出“文革”期間,黨政機關、工礦企業(yè)占用的房屋、文娛體育活動場所,科研單位的實驗場、農場,集體所有制單位的土地、房屋要堅決迅速地退還。但是,山東省煤炭工業(yè)管理局一直拖延未執(zhí)行文件指示,沒有退還山東礦業(yè)學院所屬房產。
“文革”結束前后,學校為建設新校區(qū)不斷地嘗試與各級組織協(xié)調溝通。終于,在不懈努力之下,學校收回了一些土地,并通過改造舊房舍,建設了諸多新項目。截至1977年,學校先后拆除平房,改建教學樓5518平方米、圖書館樓4114平方米、印刷廠車間1298平方米、教工住宅樓9350平方米、學生宿舍樓10255平方米、橋頭變電所62平方米、托兒所846平方米、浴室478平方米,總計建筑面積31921平方米,竣工面積26680平方米??⒐ろ椖坑校翰蓹C實驗室、液壓實驗室、1號學生宿舍、13號單身宿舍、14號單身宿舍、1號東院教工住宅、1號教工食堂、材料庫、衛(wèi)生所、托兒所、基建平房、東院4號教工住宅、1號發(fā)電機房、2號變電所、1號水泵房、浴室、3號教學樓、印刷廠、圖書館、2號學生宿舍、9號教工住宅。在此期間,學校的廣大師生還利用業(yè)余時間,積極參加美化校園的義務勞動,填土治理河灘、整平操場、拆除殘壁、整修馬路、挖坑植樹等。隨著教學樓、實驗樓和一批批教工住宅樓、配套設施的相繼竣工,泰安校區(qū)教學、體育及生活條件才有了一定的改善,為山東礦業(yè)學院之后的發(fā)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
四、“開門辦學”模式下的教學與科研
(一)“開門辦學”模式的提出
1971年恢復招生后,山東礦業(yè)學院的部分工作轉入正常,但由于“兩個估計”的錯誤提法和“四人幫”的影響,高等學校的“教育革命”依然處于極左思想的指導下?!敖逃锩币笏懈叩葘W校都要“開門辦學”。就理工科院校而言,就是要在培養(yǎng)途徑上“開門辦學、廠校掛鉤、校辦工廠、廠帶專業(yè)”,“結合生產、科研任務中的典型工程、典型工藝、技術革新等”組織教學。
1974年9月29日,國務院科教組、財政部聯(lián)合發(fā)出《關于“開門辦學”的通知》,指出:“開門辦學是無產階級教育革命的新生事物,是上層建筑領域的一場深刻革命?!薄伴_門辦學中要始終把轉變學生思想放在首位,以工農兵為師?!薄耙獔猿纸逃母锓较?,徹底改變舊的教育體系。”“開門辦學要以廠(社)校掛鉤為主,并在本地區(qū)就近安排,相對穩(wěn)定?!?/p>
(二)“開門辦學”模式下教學工作的開展
1.專業(yè)課程的調整與學制的確定
山東礦業(yè)學院成立后,將學校招生規(guī)模定為4000人,主要面向煤炭和冶金兩個方向設置專業(yè),并在原煤礦學院的基礎上增加礦山機械、金屬采礦、金屬選礦、區(qū)域地質調查與礦產普查4個專業(yè),招生主要面向山東,兼顧閩贛。同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批示,山東礦業(yè)學院統(tǒng)一為三年制的辦學模式,共設煤礦地質與勘探、煤層地下開采、礦山機電(側機)、礦山機電(側電)、機械制造工藝及設備、金屬采礦、金屬選礦、區(qū)域地質調查和礦產普查等9個具體專業(yè)。1972年后,學校恢復系的教學組織,設地礦系、采煤系、機電系、采選系、基礎課部、中專部6個主要教學系(部),系(部)內設黨總支書記,設主任、副主任等分管教學和科研。專業(yè)課程設置由原來的25門以上減少到10門左右,課程內容也作了大量精簡,增設金屬礦開采、選礦、礦山機械、綜合找礦4個專業(yè),并將礦井地質專業(yè)改為礦井地質與測量專業(yè),學制均為三年。三年制??颇J降拇_定,取代了之前山東煤礦學院的本科四年制和泰安煤礦學校??贫寥曛?。專業(yè)規(guī)模的擴大與系(部)的明確劃分,使山東礦業(yè)學院的專業(yè)特色更加突顯,為學校日后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學科基礎。
據統(tǒng)計,截至1977年恢復高考前,在“開門辦學”模式下,山東礦業(yè)學院招收了6屆工農兵學員,共計畢業(yè)生1781人。其中,1971級畢業(yè)356人,1972級畢業(yè)400人,1973級畢業(yè)293人,1974級畢業(yè)193人,1975級畢業(yè)234人,1976級畢業(yè)305人。
2.教學方式的調整
“文革”時期的“開門辦學”模式,使得山東礦業(yè)學院的教學工作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同時,還需解決“師生與工農兵相結合”的問題。學校因此對教學計劃做了改革和調整,以便讓學生能夠有較多的下廠、下礦或到農村去實踐的時間,并能更好地同廣大工人、貧下中農在一起,批判資本主義、大干社會主義、參加階級斗爭。
在“結合典型工程進行教學”的指示下,在校師生以大隊的形式紛紛來到生產第一線,采用以典型工程帶動專業(yè)課教學的方法進行現(xiàn)場教學。比如,采煤大隊多數教學班來到肥城礦區(qū),結合采區(qū)設計、機組改進等典型工程進行專業(yè)課教學。地礦大隊地質排結合南屯煤礦地形現(xiàn)場,就地組織了普通測量課。授課期間,學員們不僅完成了8幅1∶2000的礦區(qū)地形圖、3幅1∶500的工業(yè)廣場地形圖,還應駐地東固夏大隊的要求,完成了1600多米的灌溉水渠測量任務。1972年,學員們下廠、下礦學習累計達830人次,時間最長的采煤專業(yè)達1年以上。學校共聘請了工農兵兼職教師38人,舉辦了2個采掘短訓班和1個載波技術短訓班,培訓學員達105人。1976年,地礦系75-1班與省地質局第八地質大隊進行隊校合作,隊校人員混合編隊,共同完成了沂南地區(qū)區(qū)域地質調查工作。
這一時期,為適應“教育革命”的需要,學校分別在新汶協(xié)莊、肥城陶陽、兗州南屯、黃縣煤礦、福山銅礦、棲霞鉛鋅礦、省地質八隊、萊蕪煤機廠等處建立了一批穩(wěn)定的教學基地。全校共有355名新學員在這些教學基地中進行了6門課的現(xiàn)場學習,并在社會大課堂里學習階級斗爭、路線斗爭、業(yè)務技能等。
這種“開門辦學”的教學模式,雖然能使學生較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快速地投入到社會生產實踐中去,卻導致師生被迫常年奔波于各處工廠、礦區(qū),學校幾乎成了一所空校。以在肥城的采煤系為例,采煤系距離楊莊礦只有4里路,但楊莊礦是一個水采礦,回采率低,且不具有典型性。所以距離雖近,但由于無法與教學相結合,三年來學生并沒有去過楊莊礦實習。其余的礦都在交通不便的十幾里、幾十里以外,很難組織現(xiàn)場教學。其他諸如采煤、礦建、地質等專業(yè)也大體如此,由于地質條件千差萬別,建井和開采方法多種多樣,一個礦區(qū)無法滿足教學的需求,很多教學內容必須安排到其他礦區(qū)甚至省外。
1972年,學校為解決廠校掛鉤和現(xiàn)場教學存在的不足問題,集中力量擬定了《山東礦院規(guī)劃大綱》,并詳細制定出《山東礦院編制方案(草案)》。根據該方案,學校實行全院統(tǒng)考,公開成績并留檔保存,成績寄回學員原單位。這不僅否定了專業(yè)教學連隊,同時也否定了在極左政策指導下的課程體系改革。該方案推行后,山東礦業(yè)學院的課程數和教學時數明顯增加,現(xiàn)場教學和實踐環(huán)節(jié)減少。例如機電專業(yè),1971級學員業(yè)務課10門共2236學時,理論教學36.5周,現(xiàn)場教學37.5周,項目帶教學22周。而1972級學員業(yè)務課增至15門,共3183學時,校內教學93周,現(xiàn)場教學20.5周,取消了項目帶教學,增加了2次設計共11.5周。
3.教材的編寫
教學工作開展的同時,教材的編寫也提上了日程。各大隊要求教材編寫組深入廠礦,總結煤炭生產新工藝、新技術,并將其編入新教材。
1972年12月,學校專門召開煤礦院校座談會,邀請兄弟學校相互交流編寫教材經驗。與會人員一致認為,提高教材編寫質量的有效措施就是要集中力量協(xié)作編寫教材;臨時性教材是教材編寫的主要形式;教材的編寫內容應盡量選擇重點和典型,并需要反復實踐和修訂;教材的編寫目的就是要在編寫過程中不斷地積累經驗,進而為編寫出高質量的、可供統(tǒng)一出版的教材做準備。座談會對協(xié)作編寫教材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分工。與會專家和學者們擬定了7門課程作為第一批重點協(xié)作編寫的教材。其中,山東礦業(yè)學院承擔了《井巷工程》的主編任務,還參與了《采煤方法》《運輸提升》《機械設計基礎》《電工基礎》等教材的編寫。
經過努力,學校教材編寫工作成績斐然。1973年,山東礦業(yè)學院與山東省煤炭工業(yè)管理局合編了《山東煤礦巖巷掘進十項經驗》。1974年,山東礦業(yè)學院與山西礦業(yè)學院、四川礦業(yè)學院等合編了《煤礦通風與安全(上、下)》。1975年,機電系編寫了《煤礦機電基本知識》,采煤教研室編寫了《煤礦采掘基本知識》。1976年,通風安全教研室編寫了《煤礦通風安全基本知識》。1977年2月,電工教研室編寫了《電子技術在煤礦中的應用》。同年3月,山東礦業(yè)學院與淮南煤炭學院合編了《建井工程結構(上、下)》等。據統(tǒng)計,1971年山東礦業(yè)學院就已編寫完成23種教材類書籍。至1977年恢復高考前,山東礦業(yè)學院共計編寫教材36種,涉及21個學科,總數達57本,其中8本教材還出版了修訂本。這些教材的編輯與出版,極大地推動了煤炭高等教育的學科建設與發(fā)展。
4.師資隊伍建設
作為教學工作的承載主體——教師的學習深造與隊伍構成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1971年,各大隊按照上級“在政治上接受工人階級的再教育,業(yè)務上向工人階級再學習”的要求,組織了135名教師到廠礦對口參加生產勞動,與工人結合從事科研活動。這一年,全校有近50%的專業(yè)課教師參加了現(xiàn)場勞動學習,大多數的基礎課教師輪換進行現(xiàn)場勞動學習。同年,學校還從工人中聘請了兼職教師47名。與此同時,學校派出幾支“教育革命”小分隊深入廠礦,開展技術普及工作?!敖逃锩毙》株犗群笈e辦了5個工人短訓班、試點班,共培訓學員281名。1971年底,學校根據各專業(yè)辦學需要,接受了近40名尚在部隊農場鍛煉的待分配“老五屆”學生。這為學校充實了新生力量。
(三)“三結合”的科研方式
“文革”雖令學校科研工作進展艱難,但在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之下,山東礦業(yè)學院還是進行了力所能及的科學研究工作,并解決了一些生產中的技術問題。
在優(yōu)勢專業(yè)采礦領域,山東礦業(yè)學院于1971年派出教師與有關廠礦合作,組成了“三結合”的科研小組(“三結合”指的是將教學、科研、生產結合起來。最早于1958年教育改革運動中由若干高等學校提出并得到普遍推廣,旨在使學生樹立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結合的觀點,養(yǎng)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受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訓練,成為既掌握理論知識,又了解生產和社會實際,且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生產技能的人)。科研小組成功研制出5.5kW可控硅開關、多種訊號發(fā)生器、射流應用等6個項目。1973年前后,采礦系教師荊自剛親自帶隊,參與淄博礦務局洪山煤礦建筑物下采煤的科研項目和設計方案,成功采出煤炭45萬噸。荊自剛的課題組還參加了煤炭工業(yè)部重點科研項目鶴壁九礦建筑物下采煤的研究,并承擔設計任務,采出煤炭30萬噸。
除了煤炭的開采,學校教師團隊還針對勘探掘進獨頭巷道的特點,制定出供水、通風、防塵系統(tǒng)的控制設計方案。1973年,鄧鐵六等教師在煙臺福山銅礦進行通風防塵自動化研究,成功研制出頗具特色的光電水幕(光電控制噴霧裝置)自控器。該自控器性能優(yōu)良,由物理實驗室承擔生產任務,并在山東省、湖北省一些單位推廣使用70余臺,受到使用單位好評。此后,在福山銅礦召開的省現(xiàn)場工作會議上,該自控器被進一步推廣,其研究成果發(fā)表于《冶金安全》雜志。胡峰的科研項目“井巷快速光爆的初步研究與試驗”“超深孔光面爆破的研究與試驗”相繼取得成功。宋振騏的“礦壓研究”、孫可文的“膠帶轉彎運輸研究”等項目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在生產方面,山東礦業(yè)學院按照毛澤東主席關于“一切高等工業(yè)學校的可以進行生產的實驗室和附屬工場,除了保證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需要以外,都應當盡可能地進行生產”的指示精神,開展生產工作。實習廠在設備簡陋、人員少、材料缺乏的條件下克服了種種困難,不僅完成了國家規(guī)定的生產任務,而且還制造出2臺C620車床、1臺滾齒機,成功改制了1臺電脈沖車床。
電子廠中,學校教師和工人密切結合,邊建廠、邊生產、邊學習,共同生產出不同型號的三極管41700多只、可控硅整流元件1400多只。這些電子零部件的生產,有力地支援了國家工業(yè)建設。除此之外,電子廠還根據煤炭生產和學校科研的需要,成立了晶體管和硅元件兩個車間。早在1969年4月,電子廠的晶體管生產就被納入了山東省國防工辦計劃。此后,在有關部門的大力協(xié)助和支持下,電子廠的晶體管生產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化、標準化和產量化。晶體管車間成立后主要負責生產軍工需要的高壓、高頻小功率硅三極管,年產量30000只。至于硅元件車間,則主要負責生產可控硅元件,批量生產型號為3CT5、3CT50、3CT200等。此外,硅元件車間還會根據生產單位需要,生產2CZ50和2CZ200兩種電壓最高達1500伏特的硅整流元件。
五、“批林整風”與“教育革命”大辯論
(一)“批林整風”運動與政治學習的開展
1971年,“九一三”事件發(fā)生后,全國開始了“批林整風”運動。當時山東礦業(yè)學院“批林整風”的主要內容是對林彪一伙陰謀搶班奪權、制定“‘571’工程紀要”和叛國外逃的罪行進行揭發(fā)批判。各專業(yè)大隊和各部門、各教研室分別召開批判會,而后學校又在1972年1月和五六月間開展了三次“批林整風”運動。由于指導思想的變化,這場歷時近兩年的運動經歷了內容相互矛盾的幾個階段。5月至6月,黨中央發(fā)出《關于召開批林整風匯報會議的通知》,推動“批林整風”運動在全國深入開展。隨即有人在學校貼出“揭開山東礦院第十次路線斗爭的蓋子”的大標語,貼出長篇《致院黨委公開信》。
1973年2月,學校根據黨中央及上級組織要求,重點落實批修整風、黨的各項政策及“開門辦學”的問題。此后一個月間,學校革委會政治部在擬定并公布《1973年政治工作計劃要點》的同時,繼續(xù)組織學生進行批修整風運動。
1975年3月,院黨委組織全校師生開展學習毛主席關于理論問題的重要指示,傳達四屆人大文件和中央4號、5號文件精神,學習馬恩列斯論無產階級專政的語錄。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強黨的組織建設,院黨委于4月17日下達關于建立政治部、教務部、后勤部黨的領導小組的通知,并于5月23日籌建整頓秩序領導小組和民兵小分隊。院黨委還組織了全校師生開展向孫玉蘭學習活動,并舉辦了一次憶苦思甜報告會。
1976年,學校少數人借著干部提拔問題貼出了12張大字報,認為學校調整提拔干部是包庇重用“走資派”“文革”的反對派,打擊第九次、第十次路線斗爭的“積極分子”,認為院黨委“跟著刮了右傾翻案風”,批派性是“整了造反派”。但隨著毛澤東主席對“四人幫”的批評和對鄧小平同志的肯定,“批林批孔”運動遂告終結。學校大字報、大標語等行為逐漸銷聲匿跡。
(二)“教育革命”大辯論
在197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四人幫”炮制了“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紀要”,提出了錯誤的“兩個估計”:一是新中國成立后十七年,“毛主席無產階級教育路線基本上沒有得到貫徹執(zhí)行”,在教育戰(zhàn)線上是“資產階級專了無產階級的政”;二是原有教師隊伍中的大多數,“世界觀基本上是資產階級的”,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皟蓚€估計”出籠后,山東礦業(yè)學院的廣大干部、教師表示了強烈不滿,并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抵制。
1976年寒假期間,學校進行了一場關于“教育革命”的大辯論。辯論以學習文件、思想發(fā)動為開始,很快便進入一般辯論的階段。在此期間,學校共貼出100多份大字報。到了2月24日,學校又開展了兩次專題辯論:第一個專題是對“文革”前十七年教育路線究竟怎么看?“兩個估計”是否符合舊教育的實際情況?第二個專題是“文革”以來教育戰(zhàn)線究竟執(zhí)行什么路線?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線還是所謂重復林彪路線的錯誤?教育戰(zhàn)線成績是主要的還是所謂“一團糟”?當前是堅持教育革命的方向,認真總結經驗,克服前進中的問題,還是糾偏、開倒車?學校積極發(fā)動工農兵學員和教職工參與了這兩場大辯論,使廣大師生對“兩個估計”的錯誤之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7月21日至8月3日,山東礦業(yè)學院黨委、團委組織了為期10天的集中學習班,共有540名教職工參加。學習內容主要是無產階級專政理論,馬列、毛澤東論“教育革命”的語錄等。此外,學校還積極組織各系(部)進行深入批判修正主義,批判資本主義傾向的學習與討論。經過學習辯論,教師們對“兩個估計”持否定態(tài)度并進行了抵制。
總之,在成立之初的五年多時間里,山東礦業(yè)學院將教學、科研工作與“開門辦學”模式相結合,不斷克服分散辦學、條件艱苦、設備短缺等困難,為學校此后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良好的局面。